綠色發展的路“越走越寬”
發表時間:2022-11-03
綠色發展的路“越走越寬”——河南大地集團環保工作紀實《河南日報》(2022年10月16日 第08版)河南大地集團廠區 □李保平 王育紅 一個水泥生產企業能不能成為綠色發展的典范? 位于河南寶豐縣的大地水泥給出了答案。 “國家級綠色工廠”“國家級綠色礦山”“環??冃級企業”……一個個國家級榮譽充分證實了這家企業在環保方面的投入。 在環保方面的“大手筆”,對企業效益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連續11年穩居“全國建材行業百強”,年納稅額連續13年位居寶豐縣第一,是“平頂山市星級納稅企業”,可見,在環保方面的投入只會推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綠色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如今,大地集團已發展為擁有5000余人,總資產達到106億元的國家級大型企業。形成了礦山開采、骨料分選、干混砂漿、粉煤灰加工、熟料、水泥、商砼生產銷售等全產業鏈條式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綠色發展——大地集團有“底氣” 在大地水泥公司門口,一組電子屏上閃爍著生產線環保在線實時監測數據,與國家、省、市監控后臺同步,第三排是氮氧化物的排放值,國家標準為320mg/m3,地方標準為100mg/m3。 10月9日下午1時12分,大地水泥公司兩條生產線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實時數據:一線是26.65mg/m3,二線是27.59mg/m3。而在電子屏上顯示的顆粒物等其他重要環保指標,大地水泥公司兩條生產線的實時數據均遠優于國家、省定的目標限值。大地集團相關負責人自豪地說:“大地水泥公司給自己定的標準比省標、國標都要嚴?!?/p> 走進廠區,如同走進了花園,干凈整潔的地面、豐富的黨建文化長廊、綠意盎然的小游園,以及鑲嵌在生產線機器上方最醒目的企業目標:環境最好,效益最佳,領先技術,持續發展。 水泥行業有句老話:世界水泥看中國,中國水泥學海螺。早在很多年前,河南大地集團就多次前往安徽向海螺水泥取經,學習該公司低碳綠色、智能化、節能減排、優質低成本的先進經驗。 “從2006年集團成立,我們就把技術創新和節能減排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這么多年,一直一以貫之?!睗u漸地,河南大地集團由“走出去”學習,變為“慕名前來”被學習。翻閱該集團每年的大事記,粗略估算,從2018年開始,每年平均有50家水泥企業前來求取“環保經”。 那么,大地集團是如何實現綠色環保發展的呢? 綜合整治——大地投入很“大氣” “河南大地集團的‘綠色’故事,要從借力環保硬科技,提升環保軟實力說起。集團先后投入巨資,不斷引進最先進的環保裝備和生產工藝,看似一次性投入很大,但是一直保證企業的行業領先地位和生產效率?!惫矩撠熑俗院赖卣f。 一、開展有組織排放治理。積極引進新技術、新工藝,先后投資建設了SN-CR脫硝設施,采用ERD(高效在燃脫硝)+燃煤飽和蒸汽催化燃燒的脫硝工藝技術,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濃度。2020年,公司又投資1億多元,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溫中塵SCR煙氣脫硝系統,三級脫硝技術的實施使氮氧化物排放濃度穩定在50mg/m3以下,氨逃逸小于5mg/m3,在全省率先實現了超低排放。投資400余萬元在兩臺窯尾建設脫硫系統,投資7000余萬元,對公司所有收塵器進行升級改造,各項排放指標均優于環??冃Х旨堿級排放標準。 二、開展無組織排放治理。大地水泥公司按照五到位一密閉的規范整治標準,加強物料運輸、生產工藝、物料存放、產品包裝等各個生產環節的無組織排放。一是先后投資175萬元,新增物料轉運口袋式除塵器28臺,上料口增加集氣罩除塵器9臺。同步安裝7套在線監測、100多個環保視頻監控及空氣微站、降塵缸等綜合監控設施和信息平臺。二是累計投資約2億元,建設原煤、砂巖等密閉式物料庫,料庫內安裝噴干霧抑塵噴頭7500個。三是先后投資3000余萬元,對原料皮帶輸送機實施負壓全封閉;投資2000余萬元,引進德國哈弗公司的“智能化自動包裝機”和綿陽藍奧的“智能裝車機器人”系統,既提高了裝車效率,又減少廢氣、揚塵等無組織排放。四是安裝全自動洗車裝置,要求進出廠車輛必須清洗,有效控制揚塵污染。五是加強廠區環境綜合整治,美化綠化提檔升級。整個廠區綠化面積達21萬平方米,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園林式工廠”。 結構調整——大地集團有“勇氣” 為響應環保政策及國家運輸結構調整要求,全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大地集團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圍繞“皮帶第一、鐵路第二、汽車少用”的運輸組織原則,實現環保、效率、成本的同步提升。 運輸結構調整。一是投資8.2億元,建設大地水泥公司配套的環保提升項目——智能化石灰石破碎分選及皮帶廊輸送項目。年產石子骨料2000多萬噸,年輸送石灰石約600萬噸,日減少車輛運輸500余車次,徹底解決廠區料堆無組織排放及石灰石車輛運輸揚塵、尾氣排放等問題。二是投資1.3億元對原鐵路專用線進行升級改造。提升鐵路專用線的總體規模和運輸能力,年吞吐量1000多萬噸。建設了8萬平方米的密閉儲存大棚,棚頂建設8兆瓦的光伏發電設施,實現棚頂發電,棚下存料的工作模式,每年為大地水泥公司提供1000余萬度電力供應,利用清潔能源,減少碳排放。目前,公司中遠途原料、物料全部實現鐵路運輸。減少了道路運輸揚塵,緩解了地方環保壓力,打造綠色快捷的物流運輸通道。三是嚴格按照省、市環保部門的要求,安裝環保門禁監控系統,公司短途物料運輸全部采用國五及以上排放車輛,門禁系統顯示比例達到100%。 能源結構調整。集團主動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號召,結合自身優勢,擬投資18.5億元,分三期建設3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將光伏發電清潔能源與傳統水泥行業有機結合,通過農光互補的方式,充分利用廢棄礦山、廠房屋頂、未利用地等,做到循環利用、科學利用,為傳統高耗能行業的節能減排開辟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其中一期項目投資5.8億元,裝機容量為100兆瓦,年發電量為1.2億KW·h(千瓦時)。目前,已投產運營,所發電量全部由大地水泥公司消納。與燃煤電廠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約3.52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40.2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40.3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1萬噸。項目全部建成后,年節約標煤約10.6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120.6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120.9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0.3萬噸,有效減少碳排放,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積極貢獻的力量。 循環經濟——大地集團很“牛氣” 發展循環經濟是大地集團綠色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集團遵循“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的理念,探索出了一條節能環保、循環利用、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一是集團先后投資1億多元,建設兩座與干法水泥相配套的9兆瓦純低溫余熱發電站,利用水泥窯頭、窯尾排放的廢氣、煙溫進行余熱回收發電,年發電量約1.6億度,減少煤炭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排放,是典型的節能減排工程;二是積極采用先進工藝技術,投資建設固廢處置系統,引進粉煤灰分選系統,經過分選,提高了建材行業綜合利用率,做到固廢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置,有效防止了固廢對水、土造成的二次污染;三是公司引進生化加反滲透膜的先進水處理系統,并投資100余萬元對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實現雨污分流及生活污水處理,污水處理后達到一級A級排放標準,用于園林灌溉、道路洗掃及道路灑水,實現零排放。 大地集團勇擔社會責任,積極融入平頂山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充分利用干法水泥生產線的優勢,投資4000余萬元,建設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污泥項目,日處理污泥600噸,可完全無害化處置平頂山市境內生活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緩解平頂山市污泥處置壓力。 綠色礦山——大地集團很“硬氣” 大地集團嚴格履行礦山企業社會責任,對李莊、孔莊、袁店南等地的3個生產主礦山進行全面整治和提升,做好礦區環境治理攻堅工作,先后榮獲1個國家級、2個省級綠色礦山榮譽。 按照綠色礦山建設標準和要求,對礦區生態化建設進行了統一規劃和設計,從礦區環境、開采方法、科技創新及數字化管理等方面進行全面提檔升級。邊開采、邊治理、邊恢復,對已開采完畢的區域山體、邊坡進行恢復治理,采取“覆土平整、綠化美化、修砌檔墻、砌排水渠”等措施,及時恢復礦區生態環境,目前已累計投入近2億元,修復治理面積約80萬平方米。栽植各類樹木約10萬棵、撒播草籽23.4萬平方米;硬化道路約15公里;修筑排水渠8500米、滴灌水帶約6500米;安裝自動噴淋約500個;架設水網管道5000余米;購買灑水車17臺、霧炮車13臺。組建了專職綠化養護隊伍,建成了園林自動化灌溉系統。修建了近4萬平方米的人工湖水景觀、近2萬平方米的人工草坪景觀;建設礦山公園,形成近百畝的桃樹園,把廢棄礦山打造成旅游景區。 在大力推進綠色生產的同時,集團加快推進智能化礦山項目建設,安裝礦山遠程高清視頻監控系統,開發使用手機安全管控APP。使用無人機航測技術,為礦山的精準開采和治理提供條件。采用先進爆破技術+機械化開采,將礦產資源吃干榨凈,變廢為寶。 昔日“荒山”變“果園”。那些廢棄礦山的痕跡,已被花木和青藤蔓生的灌木叢覆蓋,一排排刺柏、雪松、桃樹橫成排、豎成列,綠意蔥蘢。地形凹塌的坍塌區已經變成了美麗的景觀湖,這是大地集團實施礦山生態修復治理的成果。 “湖水蕩漾,鳥兒飛翔;綠樹成蔭,果實飄香;新線投產,環保當先?!边@是《中國礦業報》對大地集團孔莊水泥灰巖礦山的報道。 放眼未來——大地集團有“豪氣” 2020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嚴峻形勢下,大地集團依靠強勁的競爭力,依然保持了穩健的發展勢頭,積極響應省委“項目為王,大上項目,上大項目”的號召,在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資35億元快速上馬領創石墨碳素項目,從項目設計到建設,始終把生態環保的理念貫穿其中,力爭把項目建設成為綠色環保示范型標桿企業。 百舸爭流千帆競,敢立潮頭唱大風?!笆奈濉逼陂g,大地集團堅持創新引領、數字賦能、綠色轉型的發展理念積極發展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推動水泥產業高端化、數智化、綠色化轉型升級,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作出新的積極的貢獻。 |